♥名画欣赏
♥名画档案
名 称:《游春图》
作 者:展子虔
创作时间:隋
尺 寸:纵43厘米,横80.5厘米
材 料:绢本
收 藏:北京故宫博物院
♥画家小传
展子虔,生年不详,卒于 604 年,勃海(今山东阳信)人,历经北齐、北周,到了隋朝,展子虔做过朝散大夫、帐内都督等。擅长画宗教造像、车马、人物、楼阁和山水等,尤以山水成就最高。据著录,他还作有《宫苑图》、 弋猎图》、 北极巡海图》等,在洛阳、长安等的许多寺庙也可以见到他的壁画创作,但流传于世的只有《游春图》这一幅。
♥名画赏析
展子虔的山水画成就很大,他的《游春图》对推动绿水青山的画法起了重大作用。他以巧妙的经营和丰富的色调,画出了春光明媚的湖山景色。一片江南烟水,翠油葱茏,春波荡漾,表现了山川的美丽和辽阔,给人一种“人在山中游,马在道上走,岸边有桃花,水中有行舟”的立体感。这幅画的特色首先在于构图置景的境界阔大,气宇轩昂。从山峦坡石的勾写,到离离落落的远近树木,甚至精致细密的网纹水波都被描绘得形如真物。
展子虔采用一种图案化、势若布弈的意念空间处置方式,通过表现山水坡树整体势态若断若续的绵延盘旋,通过对山脉蜿蜒态势的回环曲折有意无意的表现,使平远、高远、深远的景象得以壮阔的体现。画卷开始,近处露出倚山俯水的一条斜径,路随山转,直到妇人立于门前的竹篱边,才显得宽展。由此向上,山隈岸侧,树木掩映,通过小桥,又是平坡,布篷游艇,容于其中。下端一角,便是坡陀花树,围绕山庄。在整个意境中,势若奔趋的山峦无疑是画面主旋律的呈现,而树木的落落点缀则使山峦显得更为峻厚。
画面采用俯视法取景,将远景、近景一同向中景聚拢,使各种景物完整地统一在一个画面中,而且以青绿钩填法描山川、树木,繁花和远山上的树丛则直接用色点染,朴拙而真实地描绘了自然春色,重叠的山冈、平远的河水构成了全图“远近山川、咫尺千里”的效果,游春的男女纷纷涌向山间水湄,他们有的骑马伫立水滨,有的乘船泛于水中,有的在岸上迟疑不进,有的望春波翘首待渡,增添了画面的欢快气氛。而且,作者运用了粉托手法使这些人物显得格外醒目,就好像是画龙点睛一样,一下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