♥名画欣赏
♥名画档案
名 称:《溪山清远图》
作 者:夏圭
创作时间:南宋
尺 寸:纵 46.5厘米,横889.1 厘米
材 料:纸本,水墨
收 藏: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
♥画家小传
夏圭(一说夏 )生卒年不详,字禹玉,钱塘人。南宋宁宗时任画院待诏,在就职上,略晚于马远。初学人物,后攻山水,师承范宽、李唐,在山水画风上,与马远一样,喜欢取自然一角,故有“夏半边”之称,是“南宋四家”之一。他的画主题突出,形简意远。传世作品有《溪山清远图》卷、《西湖柳艇图》轴、《遥岑烟霭图》。
♥名画赏析
夏圭的笔法虽然师从李唐,但他的作品也有自己的个性。夏圭创造了著名的“拖泥带水皴”(或称“带水斧劈皴”),将水墨技法提高到“酝酿墨色,丽如傅染”、“淋漓苍劲,墨气袭人”的效果,笔法简劲苍老,而墨色明润。另一种画法,几乎不用明显的斧劈皴,完全是信笔挥毫,水墨浑融,苍茫淋漓,后者可能是受了米友仁画风的影响。另外,他画点景人物,多是点簇而成,画楼阁不用界尺,信手绘成。
夏圭的画法多少受到佛教禅宗的影响,主张“脱落实相,参悟自然”,趋向笔简意远,遗貌取神。从他的作品《溪山清远图》、 西湖柳艇图》等画上看,江南山灵湖秀之景象被展现得淋漓酣畅。夏圭与马远的画风极大地影响着明代山水画,也对日本的“狩野派”绘画产生过深远影响。明代王履曾有诗赞夏圭曰: 粗而不流于俗,细而不流于媚;有清旷超凡之远韵,无猥暗蒙尘之鄙格。”董其昌也曾对夏圭赞曰:“夏圭师李唐而更加简率,如塑工之所谓减塑者。”
《溪山清远图》描绘的是山色空蒙、水光潋滟的清远秀丽的景色。画面从雾景开始,近处的巨崖大石清晰可见。一片茂盛的松林在阳光之下茁壮成长,密林深处的楼阁院落若隐若现,院前有小桥流水和往来行人。松林过后是一片浩荡的江水,江岸有几艘泊停的渔舟,远处山色迷蒙,依稀可见江对岸的绿树村舍。一座巨大的山崖直插江边,起伏险峻的连山,显得非常深邃雄伟。江边的一角有绿竹、草亭,几个文人在其间悠闲漫步,茫茫江水中帆影浮动。一段山坡过后,江天一色,显得幽远清旷,一座亭台式的竹桥,通向水边的农家茅舍。河边渔人撑渡,深山集市隐现。全卷最后一段以茂林村舍之景结束。
综观全卷,可见作者布置景物是经过周密思考的。高远
作者在这幅长卷中非常重视墨色的浓淡对比,近景用墨较浓重,远景墨色清淡。从局部看,画树点叶用墨较浓,而山石用墨相对较淡较干,石上苔点用墨较重,这样在黑白对比中,显示出山石的明洁、清润。